用户:
密码:
 
 
   
   
 
 
公司概况
机构设置
核心成员
 
 
     
 
 
鉴证
会计咨询
管理咨询
资产评估
税务咨询代理
工程预(结)决算编审
 
     
  目前您所在位置:首页>专业学习
双面人物克洛德•弗罗洛
更新时间:2015-2-6   浏览次数:1031次
   克洛德•弗洛罗在《巴黎圣母院》中作为宗教势力的代表,他的形象是复杂的、发展的,历来被认为是封建教会恶势力的代表,是摧残美的罪魁。一方面看,在失去父母后,他栽培弟弟,收养加西莫多,是个善良的教父;另一方面,他的痛苦、不幸和追求是值得同情。 他是受害者,是宗教使他异化。伟大作家雨果没有把克洛德脸谱化,平面化,而是为我们刻画出人物性格最深沉,最隐秘,最波澜壮阔的方面,震撼人心。分别把克洛德的善和恶描绘得淋漓尽致,凸显出他矛盾的双面性,他的双面性也就是造就了他悲剧的源泉。
   克洛德出身于中等家庭,当时被称为上等市民或者小贵族,而他又不像其他贵族少爷浪荡德行。正因为在这样的家庭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,成为一个品质优良的人,而在当时社会像他那样是很难得的。所以“他本善良”是置庸无疑的。而在家庭变故后,对弟弟的抚养教育,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,致力于对弟弟的栽培。他无欲无求,只是把弟弟当成其生命的二分之一。面对被人遗弃、没人收养、相貌奇丑的加西莫多,他流露出了深切的同情,他收养了加西莫多,并在他成年后让他能在教堂做敲钟人。对于这一切,不可否认,克洛德是一个正常人, 甚至是个优秀的人,他也曾追求温柔和美的生命。可是这仅仅是克洛德表面,而他的内心里却藏着一个魔鬼。
   每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,都有自己的一个社会背景。而克洛德就生存在一个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工具,并且日益腐败的天主教。克洛德作为当时社会下存活的一分子,作为巴黎圣母院的副教、代理主教, 既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,有事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,他升上的污浊之气,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这样的社会,决定了他身上带有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社会性—腐朽、黑暗、残酷。尤其是在担任教主圣职之后,他貌似圣洁,实为荒淫;满嘴仁义道德,一肚子男盗女娼。他利用职权、指派亲信、勾结官府、左右法庭,先是对爱斯美哈尔进行疯狂的追逐,接着又一再把疯狂的追逐变成疯狂的迫害,并在狞笑中把爱斯美哈尔送上绞刑架。在追逐和迫害爱斯美哈尔过程中,心中充满了宗教禁欲主义和人的爱情要求,宗教理义与善良人性的激烈斗争,而每一次斗争都是前者占了上风,才使他始终无力自拔 。他是宗教伪善的体现者,同时也是宗教伪善的受害者;宗教不但是虚伪阴险的深渊,也是扼杀善良人性的摇篮。也就是在宗教统治社会背景下使克洛德成为“密室”里墙壁上“命运’的刻画者,具有双重复杂人性,是善的源头,恶的终结。
   雨果笔下的克洛德的命运,是人权和神权的冲突,灵魂与肉体的搏斗,描写人性被扭曲之后的反弹,正常生理欲望被压抑后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,足以摧毁信仰、人性和自我。双面的人格造就克洛德的悲剧,也是当时社会的的悲剧的缩影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马琳

 


版权所有:广西正德会计师事务所  网络与技术支持:视点信息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