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墉,本书作者,著名的画家、作家,是一个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,他的创作原则是“为自己说话,也为时代说话”,处世原则是“不负我心,不负我生”。 刘墉老师的笔风随意轻松。《说话的魅力》是对动作、心理、行为语言的剖析,是从很微妙,很细节的地方开始,甚至写了很多我们根本没想过的潜在位置对沟通产生的不同效果。他教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行为影响,最后还引申到为什么有人“能在马背上得天下,却不能在办公桌后面治天下”。 有很多与人沟通的技巧我们从未想过,但本书刘墉老师根据他几十年的经验,为我们总结出自己的体会感受,他用一个个妙趣横生,深入人心的小故事来表现谈论之间的魅力,使人如临其境,受益匪浅。该书对我们青少年读者有很高的使用价值,我们对此会很有启发。这些都足以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。 《说话的魅力》生动有趣的记载了很多实例,让我们能如临其境,而更加大了我们对这些沟通行为方式的思考,加深了对我们的影响。 有些人照相特别漂亮,可能是因为现场的灯光。不同的高度照射在人脸上,会有很大差别;有些人特别被上级赏识,可能因为他说话的语气,不同的语气会给人不同的感觉;一个优秀的辩论员因语速过快评委却来不及“会意”而输掉胜券在握的比赛。场合、时间不同,说话的速度也不一样。 刘墉老师说:无论演讲、朗读或一般的沟通,原则是差不多的,最重要的事你不能只学到表面的皮毛而应该从根本处加强。我觉得,这用到生活学习的每一处都是适用的。我们学生学习每一门科目也都应该从根本处加强。就像建造大楼一样,没有根基,楼房极易倒塌。特别是我们的专业课,都是由基础扩展学习,而且难度是越来越大。如果刚开始就随便对待,那么到后面的学习就可能不只是一问三不知了,你会觉得无数头的雾水,快要疯掉了,而且也会在心理上增加无尽的负担。 刘墉老师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,原来细节的地位这么重要。在这本书里面,他教会我们如何坏话好说,狠话柔说,大话小说,急话缓说,长话短说;同时埋下伏笔,营造自己想要的气氛,还有说话时需要的仪表姿态。 看了这本书,觉得句句有理,句句点到心坎。他同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,这不仅表现了在交际中存在着很多无形的艺术,而且这还让我们知道这些艺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也是不断的历练去获得,去感悟出来的。所以要想全部融会贯通是需要实践与时间的,不过本书给予了我信心去探索,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! 卢文静 |